休宁县规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增强民生福祉

发布日期:2023-05-25 08:22信息来源:市民政局 责任编辑:市民政局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2023年以来,休宁县狠抓工作落实,夯实工作基础,规范工作管理,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截至5月底,全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3830户5396人(其中:脱贫户1695户2563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256.68万元。

一是规范档案管理。使用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行政文书,为低保对象建档立卡,实行一户一档。制定统一管理标准,做好低保档案分类管理,做到档案整理统一规范,档案保管安全有序。建立统一查阅标准,部门或低保家庭须凭相关证明或有效证件,经民政部门同意,方可查阅低保档案,规定查阅档案内容涉及个人基本信息或隐私部分不得对外公开。

二是规范动态管理。定期开展低保核查,对低保家庭收入状况、人口状况、财产状况等进行入户走访调查,重点核查家庭收入和财产超出低保标准、死亡以及其他不再符合保障条件的,1-5月共清退不符合低保条件对象239户380人。实现精准退出。同时加大困难群众的排查力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纳入低保保障范围,坚决防止“脱保”“漏保”问题发生,1-5月共新增农村低保对象61户92人,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三是规范核查机制。乡镇民政部门对申请对象的材料逐一审核把关,对材料不齐全的,实行一次性告知需补充的材料。在申请家庭授权同意下,依托黄山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信息系统,精准核实他们的房产、车辆、工商、税务、金融等信息。1-5月份共核对申请家庭15643人次,预警5867人次,对预警信息进一步调查核实,大力提高了审核确认和动态管理的精准度。强化监管职责,对乡镇审核确认新增的低保对象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入户复核。截至目前,入户复核21户,为3个乡镇发出复核建议函,进一步落实好精准救助。

四是规范整治行动。为持续巩固拓展休宁县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成果,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休宁县开展了社会救助领域“应享未享、重复享受、违规享受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开展审计发现问题“回头看”工作,进行摸排,建立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落实有效措施,抓好整改落实,为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截至目前,发现违规享受问题数1个(即死亡人员未及时核销),追回低保金1425元。

五是规范信息公开。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乡(镇)村务公开栏,将低保政策实施情况、低保对象享受情况、低保资金发放情况、低保对象审批情况及社会救助热线电话等进行公开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的咨询、求助、投诉举报、监督等,增强约束力和工作透明度,提高广大困难群众对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

六是规范资金管理。县民政与财政部门积极对接,提前做好次月低保补助资金预算,并及时报送财政部门审核,确保低保补助资金及时下拨,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同时开展救助资金的监督检查,规范资金使用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