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关于印发《黄山市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2020年10月,民政部在湖南长沙召开加强乡镇(街道)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重点推广湖南、广东等地将社会工作与基层民政建设紧密结合,通过建立乡镇(街道)社工站,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2021年4月,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的通知》,2021年8月安徽省民政厅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的实施方案》对加强乡镇(街道)社工站作出了部署,要求在“十四五”时期,实现乡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提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基本形成精准高效协同的民政服务新格局。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加快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的通知》和安徽省民政厅等七部门《关于推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的实施方案》等精神,出台本实施方案。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提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和治理创新为重点,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在总结2021年全市首批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和社区(村)特色社会工作室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市民政局充分吸收省民政厅等七部门《关于推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的实施方案》和省内外先进工作经验,经过调研论证、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形成了文件签批稿,提交局领导审定通过。一是总结2021年全市首批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和社区(村)特色社会工作室建设经验,赴有关地市和区县实地调研考察。二是吸收省内外地市先进经验,起草文件。三是广泛征求市直有关部门意见,加以修改完善,形成文件签批稿。
四、工作目标
到2022年,全市乡镇(街道)社工站实现全覆盖,2023年—2024年县乡村三级社工服务平台体系进一步健全,到2025年,建成一批示范引领性强的社工站、教育培养一批本土化社工专业人才、带动实施一批社会服务品牌项目,有效解决一批基层治理难题。
五、主要任务
六、创新举措
突出“社会化”“特色化”“专业化”。一是突出社会化。鼓励支持乡镇(街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将社会工作站、特色社工室委托有专业能力的社会组织承接,社会组织聘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供服务。二是突出特色化。围绕乡镇(街道)社工站的定位、职责、工作任务、运行机制等内容进行探索实践,支持各地立足本地实际打造特色社工室。三是突出专业化。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社工站及社区特色社工室的专业平台作用,发展专业化队伍,推进项目化服务,提高专业服务水准。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
主要包括“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资金保障”“完善激励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四个方面。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建机制。建立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乡镇(街道)主抓、社会组织协同的工作机制。各地民政部门加强政策指导,明确工作目标和实施计划,督促完善工作制度。树典型。各乡镇(街道)因地制宜开展工作,抓好落地落实,并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树立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可学习、可复制的典型样本。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将社工站建设运营相关资金积极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统筹民政领域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社会救助专项经费和相关业务经费,以及福彩公益金,优先整合用于购买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对工作成效好、居民满意度高的乡镇(街道)社工站和社区特色社工室,给予重点保障。市民政局将适时组织评估,推广一批好的经验和做法。四是明确职责分工。各部门依据部门职责,支持社会工作站(室)建设,依托社工站(室)开展社会工作实务。
八、主要名词解释
社会工作服务站:简称社工站,是一个纵向统筹、横向链接的综合性、协调性、枢纽型平台和民生服务站,集政社合作、资源整合、专业服务于一体,聚焦于社会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群,既关注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等传统“小慈善”和民生兜底服务,又关注矫治帮教、应急处置、社会融入等新型专业服务。
九、政策解读咨询电话
如有对《实施方案》不理解之处,还可咨询黄山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科,负责人:吴元哲,咨询电话:0559-2355260(工作日 8:00-12:00,14: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