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政协黄山第八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66号提案的答复
汪平富委员:
您在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发展养老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第66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民政工作特别是养老事业的关心和重视。近年来,围绕做大做强乡村养老产业,我市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充分利用闲置房产
一是规划推动闲置资源利用。在尊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意愿的前提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妥善处理原有用地相关权益人的利益关系后,可将村内空闲地、依法收回的闲置住房和已失去居住功能住房所涉宅基地,以及其他集体建设用地,规划为集体经济经营性建设用地,依法用于旅游等经营性活动。二是充分利用闲置农房。积极开展闲置农房宅基地盘活利用,创新探索出村企合作、村组自营、村民合作、村级代管等盘活利用模式。截至2024年2月,全市已盘活利用闲置农房(宅基地)近5000幢,面积74.1万平方米,带动8000余名农民就业增收近1.09亿元,增加村集体收入近1700万元。2021年10月,黟县制定出台《闲置农房(宅基地)有偿退出、流转管理办法(试行)》,农户通过提交书面申请、村镇审核、专业机构测绘评估价值、农户与村集体签订退出协议等步骤,将宅基地退出给村集体,并获得补偿。
二、积极推动农村公路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农村公路累计投入资金39.3亿元,实施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671.7公里,提质改造工程360.5公里,危桥改造293座,实现了农村公路通硬化率100%,列养率100%。101个乡镇、673个建制村通畅率100%。累计完成53条农村客运班线169台车辆收购工作,开行城乡公交线路79条,新增公交化通达建制村239个。截止2023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近5710公里,四级及以上公路全覆盖,农村路网显著提升,开行城乡公交线路102条,实现509个建制村公交化通达,城乡公共客运供给进一步增强。
三、建立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
一是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短板。深入开展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项目。2023年以来,黄山区太平湖镇卫生院、谭家桥镇卫生院,休宁县溪口镇中心卫生院,祁门县历口镇中心卫生院、闪里镇中心卫生院已完成新建并投入使用。
二是加强村医队伍建设。全市共建有101个卫生院、608个村卫生室,配备村医643人,每个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合格村医提供服务。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2023年全市125人参加村医高职(专科)学历提升和中医师承定向培养。实施村医免费定向委托培养计划,2020-2023年累计培养307名大学生乡村医生。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2023年累计培训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干人员26名,骨干全科医生7名、乡村医生92名。
三是统筹市域内医疗卫生资源。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和社区医院创建活动,全市达到能力标准机构占比75%。2023-2024年新增5家推荐标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获国家卫健委通报表扬。市人民医院与多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联盟,定期开设多个专家门诊。持续开展市县级医院“千医下乡”,累计安排60名医师下派乡镇卫生院脱产工作1年,为乡镇卫生院开展“造血式帮扶”。建立健全定期向乡村派驻医务人员工作机制。
四、打造全市旅游一卡通
据了解,我市针对常住黄山市的60-65周岁之间的人群,凭在黄居住证或身份证可以办理黄山市旅游景区一卡通年票,优惠价格为120元/年,可实现全市大多数旅游景点免门票进入。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您的建议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养老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继续推动农村闲置资源利用。指导各区县推进区县、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以及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纳入试点工作。因地制宜继续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增加集体收入、带动农民增收。
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规划建设。2024年计划投入资金3.6亿元,继续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安防工程等项目。拟完成12条农村客运班线50台客运车辆收购改造工作,新增开行城乡公交线路8条,力争2024年底全市建制村公交化比率达到78%。
三是继续补齐农村医疗短板。继续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医疗设施能力。继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业务能力,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黄山市民政局
联系电话:0559-2355259
2024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