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解民困 民政关怀暖民心
近年来,黄山市社会救助工作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聚焦困难群众关切,着力强基础、提质效、促发展、惠民生,兜底能力和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完善动态监测机制,主动发现解民忧。以主动发现为手段,统筹区县、乡镇、村居三级工作力量,积极动员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社会组织等多方助力广泛参与,打造了一支基层网格化管理的主动发现网络。大力推广“徽帮您”、“皖救一点通”线上救助应用,确保了困难群众“广泛发现、及时救助”。充分发挥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作用,不断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加大与残联、医保、农业农村等部门信息比对力度,对每月反馈的残疾人信息、监测对象患病住院信息、其他居民住院花费较大信息,及时反馈乡镇(街道)入户核查,落实救助政策,确保不落一户一人。目前已将4.9万人纳入低收入人口信息系统管理,开展动态监测,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救助,兜牢了民生保障底线。
精准落实政策措施,分类救助纾民困。充分发挥“大数据监测比对+铁脚板走访排摸”作用,持续加大困难群众排查力度,围绕因病因学因灾等致贫因素,以低保边缘人口、重病重残人员、监测对象等困难家庭为重点,常态化开展“拉网式”排查,准确掌握困难群众救助需求,分层分类救助帮扶。
创新救助服务模式,温情服务暖民心。积极推行“物质+服务”模式,为供养特困人员统一购买住院护理保险。按照不同服务需求,差异化实施帮扶措施,各区县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第三方机构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探视探访服务,歙县民政局开展全县孤寡失能低保老人和散居特困人员助洁服务,赢得了广大困难群众和基层干部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