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民政法治建设提质增效 筑牢民生保障法治根基
“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市民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按照《黄山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将法治建设贯穿于履职尽责全过程,以服务黄山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
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法治建设保障体系
1.健全领导机制,压实主体责任。始终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全面领导,确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将法治建设纳入单位年度重点工作,实现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累计召开法治建设专题会议9次,研究解决执法规范、制度完善等重点问题,形成“党组牵头抓总、科室统筹协调、全员共同参与”的组织领导体系。局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参与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主持法治相关调研督导12次,以《全面加强新时代民政法治建设》《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推动民政事业法治化进程》等为题讲法治课5次,推动法治建设落地见效。
2.完善制度体系,夯实法治基础。聚焦制度规范化建设,连续多年开展制度清理专项行动,对单位现行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梳理。按照《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建立“起草-审核-备案-清理”全流程管理机制,实现规范性文件动态管理台账化。制发文件和召开会议均落实一致性评估,形成覆盖决策、执行、监督全环节的制度体系。“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累计出台规范性文件7件,均按要求完成合法性审查和备案公示。
3.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履职能力。建立分层分类培训机制,2021-2024年累计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班9期,覆盖全体干部职工。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资格考试4批次,全市民政系统现有持证执法人员108人,市级民政部门持证执法人员18人,区县级民政部门持证执法人员90人。聘请3名专业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建立“事前咨询、事中审核、事后评估”法律服务机制,“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提供法律咨询150余次,参与重大合同审查38份,有效降低法律风险。开展行政执法优秀案例评选,执法队伍专业素养显著提升。
二、规范行政行为,提升依法履职水平
1.严格依法决策,防范决策风险。衔接机构改革及“三定”规定,落实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等工作部署,依法依规做好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年度集中调整工作。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通过政府网站、座谈会等形式公开征求意见。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查制度,重大决策、重要文件均经法律顾问审核和政策法规部门把关,未发生因决策违法引发的争议问题。健全社会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强化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十四五”以来,累计归集655条基础信用信息,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信息324条。
2.规范执法行为,维护执法公正。建立跨部门执法联动机制,联合相关单位开展重点领域检查48次,有效避免多头执法。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完成抽查任务6次,抽查对象30户,结果公开率100%。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配备执法记录仪等设备,实现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定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规范执法尺度,核查行政许可案卷336件,行政处罚案卷38件,无一起行政复议撤销或变更情况。
3.深化职能转变,优化政务服务。深入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在职党员进社区五微行动”等活动,积极参加“政风行风热线”上线,不断提升12345热线办理质效,完善网上受理信访机制,推行信访办理流程、办理结果网上实时查询、跟踪、督办、评价。加快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立健全群众诉求即收即办机制,把矛盾纠纷解决在早、化解在小。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2021年以来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6件、政协委员提案60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为100%。
三、深化普法宣传,营造法治浓厚氛围
1.落实普法责任,构建长效机制。全面推行“八五”普法规划,制定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和重点任务清单,明确各科室和各直属单位普法职责和时间节点。建立“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组织实施“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民政民生工程宣传月、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宣传月等,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推动普法责任落到实处,形成“全员参与、全域覆盖、全程渗透”的普法工作格局。
2.聚焦重点群体,增强普法实效。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精准普法,以婚姻登记场所为阵地,深入宣传《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举办全市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培训班,内容涵盖《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内容。扎实组织开展对《安徽省养老服务条例》的法治宣传工作。开展“中华慈善日”暨“安徽慈善宣传周”主题宣传,认真做好《慈善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发布政策解读21条,发放宣传资料6200余份,张贴海报及宣传标语260张,播放电子滚动标语240次,直接受众15000余人次。
3.创新宣传形式,扩大覆盖范围。充分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搭建“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立体化宣传矩阵,实现普法内容多平台、广触达。建设黄山民政文化展厅,创作法治诗歌《法治民政得人心》,推出情景式普法短视频,加大民政法治文化宣传力度。在婚姻登记、殡葬管理等民政窗口单位醒目位置摆放法治宣传页,设立意见箱等,在养老三级中心、城乡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张贴民政法治宣传画,促使民政法治宣传常态化。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补短板、强弱项、创特色,以更高标准推进法治建设,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黄山贡献坚实民政力量。
皖公网安备34100002000108号